“中天钢铁”迎战危机启示之三
【发布日期:2008-12-17 11:30:32】
 

 

08年11月20日

蓄势远谋

    上周二,新华社发布了“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公示名单。记者注意到:在这份237人的名单中,惟董才平一人来自钢铁行业。
    “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对‘中天’致力于打造‘绿色钢城’努力的认可”,董才平觉得,“追求循环、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其实也是中天集团可持续进步的自身需求”。
    “浓烟滚滚、热火朝天、机声隆隆……” 赵金涛说,当年反映钢铁企业火热生产场面的文字,总少不了这些含着激情与褒意的词汇。
    18岁起就做炼钢工人的赵金涛,是中天集团的副总裁。他打趣道,“如果再不让这些词汇消失在生产现场,企业早晚要消失”。
    传统的钢铁企业一直是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而中天在集团成立初,就制定了“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工厂”的方略。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更让“中天人”感受到:“节能”,是为企业未来“蓄能”。减少“排放”,是为明天“释放”优质企业潜力。
    中天集团,走出了自己的循环发展之路:
    利用各种二次资源,进行再利用。他们大胆创新,每年综合利用污泥8万吨、氧化铁皮5万吨、瓦斯灰2万吨、钢渣铁精粉3万吨等,作为烧结添加辅料,综合利用二次资源价值约1.44亿元;同时,还对高炉水渣及电厂粉煤灰、脱硫渣、炼铁炼钢除尘灰全部有效处置,做到固废管理零储存、零排放,100%综合利用。
    工业用水,历来是企业资源消耗的重要部分,在实施COD减排工程过程中,中天集团对各厂工业用水设备进行整修、循环水处理设施进行填平补缺,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目前,集团在水循环系统上已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每年减少工业用水新鲜水量200万吨,水循环利用率96%以上,吨钢耗新水3.8吨,达到了钢铁产业政策要求指标。
    “固态的、液态的,我们没有一样轻易废弃”,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林兴介绍,在中天集团,“甚至废余的煤气,也被回收用来发电、轧钢”,他们年回收利用的煤气总计60亿m3,折合标煤约38万吨,年效益超过3亿元。
    他们投入2亿元建设的高炉TRT余压发电项目,年发电1.5亿kwh,节约标煤6万吨,年增效也超过1亿元。
    此外,烧结机密封改造、风箱保温,高炉焦炭烟气烘烤,电炉热装铁水炼钢、连铸坯热装热送、绿色照明系统等,各项节能项目累计年节电2.93亿度,节约标煤22.5万吨。热电厂脱硫工程,投入2000万元,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00吨。
    投资近5000万元进行大规模绿地建设,绿化面积累计达600余亩,厂区可绿化面积达到100%。“道路宽平坦、两岸绿化带、四季花飘香”,如果不是看见伟岸的高炉,你会恍若置身某个大型花园。
    ……
    近百个项目,投入达到8.7亿元之巨。这些项目,与“国十条”措施中国家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的理念,极其吻合。
    在日前进行的江苏省 “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中天集团被省发改委评为“超额完成”,成为江苏省17家“超额完成”企业之一。而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省65家企业节能考核中,中天钢铁成为少数的考核等级为超额完成的单位。
    “重新洗牌,势在难免。谁超前实现循环发展、绿色生产,谁就能赢得明天”,逆境出强者,更出智者。董才平认为,这次经济危机,实际上为企业提供了调整发展模式的最佳机遇,“要想把‘中天’建成百年老厂,就必须抢在别人前面蓄积能量”。
    本周,中天集团将举行企业第四届运动会闭幕式。董才平说,“团结就是力量。危机中,高昂的士气、凝聚的人心,就是最大的能量。” 
    另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在一些企业大面积裁员的情形下,中天集团最近又新招了2800多位员工。



 

 

 

 

来源:常州日报
           
访问统计: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