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这个夏天,中天钢铁人才涌动。 7月17日,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典礼暨首届“中天班”入厂实习动员大会在中天钢铁隆重举行,151名中天钢铁定向培养的学生顺利毕业,直接签约进厂上班,另外34名“中天班”学子正式开始为期一年的入厂实习。 就在这个月,中天钢铁第8批共75名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的签约大学生到常州报到,正式加入企业,中天钢铁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办学的函授站首批2013级146名本科、专科学生也顺利毕业。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不仅技术工艺创新需要人才的更迭,而且企业的精神、文化和良好的基因需要人才传承。所以,只有保持队伍的长青,才能实现发展的长青、基业的长青……”这是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对企业人才发展的定位,也是中天钢铁的人才观。 2008年,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关头,中天钢铁投入120亿元启动企业转型发展规划,同时,一场看不见的“人才强企十年规划”也同步进行。转眼8年过去了,在市场整体更加低迷的形势下,中天钢铁的优特钢比已超过50%。中天钢铁转型升级迈出关键一步的背后,是企业探索出了一条特点鲜明的人才快速发展之路,登高望远,厚积薄发。 待遇引才 雕琢传承企业基因的“璞玉” “对于中天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年轻企业,需要的不再是一个、两个解决眼前问题的行家里手,而是一大批具有新思想、可塑性强的‘璞玉’,我们给予他们充分雕琢成长的舞台,甚至犯错的机会。在他们之中,只要有20%成才,企业就能收获到一大批价值连城的‘美玉’。这样的人才传承着企业的基因,更踏实、更忠诚。”在谈到人才引进时,董才平这样说。 中天钢铁高层在谋划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宏图时,落下了一着“妙棋”。2008年,第一批300名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国内一流冶金院校的毕业生加入中天钢铁。对于这批刚入职的“清一色的本科以上”“全部都是对口专业”“不乏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的毕业生,中天钢铁给予了他们格外的“偏好”———“高工资”和“定向培养”。 负责大学生招聘工作的中天钢铁人力资源处副处长齐兴霞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集团对于这批新来的学生给予了优厚待遇:本科年薪起步6万元,硕士7万元以上,每个新进来的学生都有职业生涯导师帮助其规划,人力资源处定向跟踪,实行一人一档,定向培养,基层负责落实。“他们一批批被分配到基层,从轮岗实习干起,逐步走上管理岗位,像种子一样被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上,发芽成长。”齐兴霞说,中天钢铁制定了严格的人才流失考核制度,目的就是让每个人都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因为人才是企业真正的财富,是未来与行业顶尖企业竞争的基石。” 今年,中天钢铁制定了更加完善和给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签约大学生以见习技术员岗位入职,实施为期2年的定向培养,并通过一年一次的公开竞聘竞选技术员或副班长,最终实现20%比例大学生走上关键岗位。同时,企业还新建7幢“人才公寓”,陆续分配给适婚人才“拎包入住”。 目前,中天钢铁本科学历以上的干部比重约50%,这个数字较8年前翻了一番多。根据中天钢铁《人才强企规划》,未来,中天钢铁80%的干部队伍将由这些适应“互联网+”和优特钢发展大趋势发展思路的本科以上高素质人才组成。 制度育才 订单化培养加速自我造血 与每年引进百余名高素质的专业对口大学生相对应的是,中天钢铁内部已形成校企合作的自我造血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传承了常武地区的传统,具有浓厚的区域特色。 职业教育发展高度发达的常武地区,历来重视校企间的合作,将企业的资本、资源优势与学校的科研、技术优势充分结合,加快实验成果的转化率,推动产业的升级。中天钢铁正是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将校企合作从技术工艺成果转化延伸到了人才建设上。 2011年,中天钢铁创造性地推出生产骨干回炉深造计划,精心从生产一线选拔出160名生产骨干,推出“带薪脱产”制度,组织前往安徽工业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深造,“将已经成为生产骨干的一线员工再次送到高校进行系统化回炉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目的就在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我们相信可以迸发出新的‘火花’。”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党委副书记李军总结道。 近年来,在校企合作上尝到甜头的中天钢铁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12年,中天钢铁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成立函授站,实现了在职员工边工作边深造的夙愿;2013年5月,中天钢铁携手东北大学,在常州科教城成立东北大学-中天钢铁研究院,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教学实习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2014年,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中天钢铁订单委培班”开班,151名“订单培养”人才加入企业,无缝到岗对接,“中天班”首批34名学员也开始了定向实习,中天钢铁专门设立奖学金,并按工作年限标准为学生报销部分学费,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此外,中天钢铁还与常州科教城签订实施“千人计划”,科教城每年负责为中天钢铁培训千名高素质技术工人。 环境聚才 建立自己的“西点军校” 今年45岁的朱海岗曾是一名技校毕业的模具工,现在已成长为中天特钢公司设备处的一名主任工程师,是中天钢铁有名的电气自动化方面技术能手,先后获得过“常州市技术能手”“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等称号。他坦言,自己的成功离不开企业的悉心培养。 从进厂开始,朱海岗就接受了3个月的岗前系统培训,在最短时间内熟悉了岗位环境。被分配到分厂后,他与厂部安排的师傅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迅速掌握了岗位技能。2001年,他被企业选派到德国巴登钢厂进行技术培训;2009年,他又成为中天钢铁干部管理学校脱产培训的首批学员。 董才平是中天钢铁干部管理学校的创始人,也是校长,在他的眼里,干部学校就是中天钢铁的“西点军校”。每年,干部学校都会分批组织班组长以上干部进行为期一周以上的脱产培训,每名中天钢铁的班组长以上干部都是其学员,只有参加并通过培训考核,才有机会晋升。 “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抽出时间进行管理、业务方面的脱产培训,有助于实践和理论的升华,带着问题去培训,带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回到岗位。”中天钢铁培训中心负责人沈小妹表示,“参加干部管理学校培训,不是度假,而是一项严肃的无条件服从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代表着一份荣誉和使命。” 今年5月份,刚刚参加完2015年度脱产培训的朱海岗坦言,今年培训中关于钢铁行业融合“互联网+”的培训课程给了他很多启迪。 在中天钢铁,各级培训已蔚然成风,除了干部管理学校的脱产培训,公司领导以及中层一把手领导每周还要参加内部的基础管理培训,企业内部各分厂、单位还不定期组织内部技术沙龙、文化讲坛等活动。除此之外,培训中心常年举行针对全体员工的基础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岗位知识、业务技能,以及责任感和归属感,营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专业成才 激励技能人才比武 通过多年来的持续投入,中天钢铁已拥有了国际一流的装备,一流的装备要有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来驾驭。因此,职业技能人才的培训也是企业人才建设的重要分支。 2011年,中天钢铁依托挂牌成立的冶金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职业工种鉴定,成为全国首家民营钢铁企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目前已实现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各主体工种的技能鉴定,累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012人,发放职业资格证书944人。 在中天钢铁,每年开展近5000人次的各类技术比武、技能培训活动,从班组到工段,到厂部,再到全公司,全年有200多场各类技术比武贯穿企业。“今年起,这样的技术比武已经不用全部由公司层面牵头组织了,很多时候都是厂部自发组织的,各分厂都会积极响应参加。”曾经牵头组织负责此项工作的中天钢铁党委办主任杨峰坦言,从牵头组织被动参与,到自发承办积极响应,这种进步的背后体现出分厂内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 “这主要得益于激励政策的刺激。”杨峰介绍,对于技能人才,中天钢铁专门出台了各类激励措施,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薪酬制度,将员工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技能水平和实际贡献挂钩,设立技能津贴,让在聘的技能人才按月享受200元~1200元的技能津贴;打破职工身份界限,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对应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级别的工资福利待遇;设立技能人才开发专项奖励基金,对做出突出贡献、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取得各类成果、获得各类荣誉表彰的优秀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建立技能人才申诉通道,为技能人才提供安全、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平等、公平的政策环境,以此调动员工争做技能高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今年,我们将规划建设企业大学。”李军介绍说,办企业大学真正的目标不是局限于短期的业务需求,而是着眼于整个组织能力建设和企业文化的系统研究,是培养员工综合学习能力的平台。“我们需要更高水平的转型升级,为此,集团已启动‘522’工程,即在现有基础上打造50万吨规模精品钢,200万吨特钢,200万吨优钢,实现转型升级的二次跨越和质的提升。所以,人才建设也要向更高层面升级,这是企业在低迷形势下必须修炼的内功,为的是在市场回暖和行业转型后实现厚积薄发的飞跃。” (来源:中国冶金报 记者:朱元洁)
【发布日期:2015-07-31】
常州武进区中考状元花落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
2014-2015学年度已经结束,9日上午,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举办了休业式。这一学年度该校硕果累累,师生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悉,该校九年级学生於一帆摘得武进区中考状元荣誉,该校3名学生考进武进区前十名。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校长蔡剑波在休业式说,这一学期,在集团董事局的关心与呵护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继续秉承“百炼成钢”的校训,“千锤百炼,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学习。同学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养成了勤奋学习的习惯;懂得了顽强拼搏,磨砺了坚忍的意志;明白了待人以诚,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知道了关爱他人,具备了讲友谊讲礼貌的美德;同学们自信活跃、敢于思想,各个班集体风格各异又都充满着凝聚力。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军表示,中天实验学校自2010年首届中考取得开门红后,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惊喜。在今年中考中,学校於一帆同学以646的高分,斩获武进区中考状元,同时,刘琰超、王宇宁两名同学也冲进中考前10名。李军说,初三中考成绩令人欣慰,初一、初二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同样令人欣喜,希望同学们向学姐学长看齐,再接再厉、勇创佳绩! (来源:新华日报 记者:孙波)
【发布日期:2015-07-14】
莫做工作中的“低头族”
随着手机越来越普及,如今,手机似乎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这个“手机时代”,一个叫“低头族”的新名词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低头族”,公交车上、朋友聚会、工作现场……不受时间和区域的限制,人和手机几乎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日常工作中,难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值班、巡检、检修过程中,员工不时低头看手机。虽然也有相关规定,但有些员工抱有侥幸心理,经常在没有操作任务的时候玩手机,此种行为严重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不能有效监测运行参数,给设备运行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如果工作注意力不够集中,还有可能导致生产事故或工伤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工作。 因此,为了确保机组正常运行,减少“低头族”违纪现象,有些企业会派人不定期去查访,但收效甚微,且对当事人使用手机是否违纪难以鉴定,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为了扭转这一现象,在笔者所在的企业试点运行了关于上班手机安放的新规定:员工在交接班时将手机放置在指定收纳盒中,如果有需要使用手机接打电话、发短信,也只能限制在离工作区域较远的固定区域。该管理办法使用后,员工上班时间玩手机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不仅如此,一些员工利用原来玩手机的时间学习专业技能,不仅有效提升了其责任心和技术能力,而且也遏制了员工上班看手机、工作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 (来源:冶金报 记者:朱元洁)
【发布日期:2015-06-30】
中天钢铁的“篮球梦”
“快,回防!”6月6日下午,中天钢铁集团销售经理汪峰在球场边大声提醒着队员们参与防守,身旁的篮球场上,中天钢铁篮球队正与常林股份篮球队上演着激烈的友谊赛。 汪峰还有一个身份是这支篮球队的领队。汪峰说,球队12名队员、2名教练都是中天钢铁的职工;从2006年起,中天钢铁职工篮球队开始驰骋于常州篮坛,至今已经拿下了6个区级以上冠军。 事实上,中天钢铁职工篮球队成绩出色并不令人意外——公司掌门人董才平曾是篮球运动员,对篮球运动始终抱有深厚感情。出于对篮球运动的热爱,董才平非常 重视企业内部职工体育运动,不仅出资建造体育场,更坚持每年举办职工运动会,还创办了篮球等7项联赛,甚至连续4年,每年千万冠名支持江苏男篮征战 CBA。 董才平号召员工要向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一样,懂得配合,团结协助,直面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状况。因此,在中天钢铁,篮球运动更是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仅内部职工篮球队就有20支。而目前代表职工篮球队的12名队员,就是这些球队中遴选出的佼佼者。 目前这12名队员中只有两名“85后”,其他均为“90后”,有来自一线职工,也有集团驻外办事处负责人。这些队员平日里正常上班,但每周五、周六均会 集合训练,提升“战斗力”;每次“大赛”,队员们还要脱产苦训。像篮球队的后卫许磊,是中天钢铁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工作地在南京,平时工作繁忙,但每到周 五,许磊总是第一时间赶回常州,参加训练。 汪峰介绍,中天钢铁有自己的目标,就是组建中天钢铁篮球俱乐部,今后能以俱乐部的形式代表集团出征,甚至走出常州,参加各大民间联赛。 朱元洁 杨杰 文 / 魏作洪 摄
【发布日期:2015-06-09】
董才平代表建议: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
近年来,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试点与探索广泛开展。如今的产学研合作已经从当初单一的人才培养,逐步发展到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技术应用、平台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然而,尽管产学研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但目前产学研合作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在建议中分析了当前产学研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 董才平代表在建议中指出,目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双方合作“低不成高不就”。由中专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一厢情愿”,但是一些企业对这类院校的科研实力表示怀疑而不愿与之合作。相反,传统的本科院校和高层次科研院所,往往又不愿意和中小企业合作。 二是企业投资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企业不仅要满足合作方有关培训场地、设备、岗位等需求,又要维系合作项目的开发,进行持续性投资。 三是高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产学研合作项目一开始轰轰烈烈,一段时间过后,发现并不适合实际,最后企业独自承担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此外,校企合作培养出的人才、“冠名班”的大学生爽约、跳槽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企业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产学研合作产出的成果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四是合作方对接程度不高。一些寻求合作的民营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薄弱,研发机构与研发团队建设落后,而各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更重视科研成果,轻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对一些实际生产应用又缺乏经验,与市场的契合度不高,造成科研与市场脱节。 五是合作形式不够丰富。参与合作的大部分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缺少足够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合作形式主要是项目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等,技术入股的很少,高端项目和高层次专家入驻的吸引力不够。 六是缺乏起协调服务作用的第三方。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三个主体之间,在合作进程中碰到问题,没有明确的第三方进行协调、监督和服务。同时,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服务中介等方面也亟待加强。 董才平在建议中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由地方职能部门监管的产学研合作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机构的各项职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指导,形成统筹校企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第二,加强产学研工作网络建设,打造一个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关注的集科技人才、高校资源、企业潜力、企业需求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平台。 第三,区域规划、资源整合。根据不同院校的优势专业、不同科研院所的研究主题,以及区域内不同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梳理、组合,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形成“学校优势专业/科研院所重点课题+企业重点项目”的合作模式。 第四,引导高校和院所的资源开放。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科研设施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共享。 第五,建立正向补偿机制。由产学研合作管理机构对合作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对积极参与合作并产生切实成果的企业和高校院所进行一定的表彰,同时,采取财政补贴、减免税费、专项资金支持等经济措施来激励企业,满足合作各方合理的利益诉求,形成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总之,要让三方“联姻”愉快,需要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也需要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产学研三方合作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冶金报 记者:刘加军)
【发布日期:2015-03-10】
2014年度全市“创新争星、做强做优”活动优胜企业
(一)工业星级企业 1.五星企业(35家) 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今创集团 亚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国电常州发电有限公司 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 江苏华朋集团有限公司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常州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国强镀锌实业有限公司 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安费诺-泰姆斯(常州)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金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 东方润安集团有限公司 旷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国茂减速机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悦达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 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晨风(金坛)服饰有限公司 江苏长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四星企业(45家) 盘固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利步瑞服装有限公司 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 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申特钢铁有限公司 森萨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 小松(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普利司通(常州)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溧阳索尔维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新阳科技集团 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新时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麦格纳动力总成(常州)有限公司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溧阳市光明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 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 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常州光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常州豪爵铃木摩托车有限公司 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 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 江苏正昌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富民新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中再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华润雪花啤酒(常州)有限公司 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江河港武水务(常州)有限公司 江苏丽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查特深冷工程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乐士雷利电机有限公司 大茂伟瑞柯车灯有限公司 3.三星企业(48家) 江苏润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亚太热电有限公司 江苏国信溧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重庆啤酒集团常州天目湖啤酒有限公司 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 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鸿开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钴领(常州)刀具有限公司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巨凝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市盛士达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溧阳天山水泥有限公司 中盐常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金坛正信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常州快克锡焊股份有限公司 布勒(常州)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华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 立达(中国)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通用电气传感与检测(常州)有限公司 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安凯特电缆有限公司 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考普乐新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天常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金鼎电动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方卫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华日新材有限公司 常州华威模具有限公司 常州盛德无缝钢管有限公司 江苏康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华通焊业股份有限公司 莱尼电气线缆(中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