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我们
集团介绍
组织机构
董事长致辞
领导团队
大事记
集团荣誉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
营销信息
产品目录
产品用途
销售地址
创新发布
装备
技术
采购信息
招投标管理
电商平台
人力资源
人才培养
人才招聘
企业文化
企业宣传片
企业形象系统
核心理念
中天厂歌
钢城掠影
党群建设
绿色钢城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中天钢铁启动智能“废钢项目”建设
记者近日从中天钢铁获悉,企业投资1000万元的江苏省首套智能废钢管理系统及配套设施于本月正式启动建设,将在7个月内完成,建成后将为中天钢铁构建智慧化的废钢判级系统、数字化的废钢分级模型,实现从合同采购、智能判级、库存管理、结算跟踪等全流程废钢业务智能化管理,预计可节省人力10人,综合年创效超150万元。 废钢是电炉炼钢的主要原料。据中天钢铁执行董事、副总裁赵金涛介绍,中天钢铁每年使用废钢约25万吨,废钢判级受人员专业、道德等多方因素影响,直接关系企业生产成本和环保管控水平。通过上线该系统,将实现废钢智能判级、提升准确率、管理水平及智能化程度的目标,从而有效解决人工废钢判级带来的识别精度差、劳动负担大、流程耗时长、透明程度弱等问题。 目前,企业已成立项目专项组,并已完成需求调研,进入设计开发阶段。 王晶晶 朱元洁 李花 刘国庆 3月15日 武进日报 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wjrb/html/2021-03/15/content_389368.htm 3月23日 中国冶金报 http://epaper.csteelnews.com/yjb/2021/03/23/4.html 3月23日 世界金属导报 http://app.worldmetals.com.cn:10008/epaper/show.do?paper=sjjsdb&date=20210323&pageid=13485
【来源:现代快报 】
【发布日期:2021-03-15】
中天钢铁:为世界一流作创新注解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通过技术攻关,自主研发,将用于太阳能的单晶硅片和多晶硅片的切割丝会拉到0.08毫米,合金线会拉到0.04毫米,彻底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这是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常州唯一获奖单位,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总指挥董力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的中天创新号角。 2月18日上午,常州召开今年首场高规格会议——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创新”将成为2021年常州最强劲的注解。作为连续16年荣获常州五星级企业的中天钢铁集团,早已动身谋划新局,“一总部三基地”的发展规划已跃然纸上,创新引领企业“十四五”新发展。 新思路: 从“墙内生花”到“花果满园” 位于中天钢铁常州本部的北区,占地2000余亩,这是中天钢铁的“发家之地”。从当年“蜷缩”在运河北的几个车间起步,1997年,34岁的董才平从濒临倒闭的武进钢铁集团手里接过了这个“烂摊子”。带着三年内关门破产任务的他,发誓不做关门厂长,带领3000多名员工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涅槃重生。到2007年,中天钢铁已经实现了500万吨产能跨越,跻身国内一流民营钢铁行列。 为了紧跟钢铁行业发展的规划要求,中天钢铁于2019年底签订了产能置换方案,到2023年将淘汰8座高炉、5座转炉、1座电炉,产能置换后的北区将从原料粗加工向终端绿色制造进行产业升级,同步规划建设一座600万吨规模,营业收入超300亿元,纳税超5亿元的精品制造产业园,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成为大都市圈、新基建等“新风口”的配套产业基地。 “未来,我们将把海外收购钢厂生产的钢坯直接运回北区,深加工成高端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并提供更成熟的产品服务方案;同时利用厂区现有的铁路、运河、公路、仓储等优势,探索智慧物流园项目,规划建设华东地区最大的全品类钢材物料集散中心和市场交易中心。”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表示。 此外,中天钢铁还将借此契机推动绿色发展,将拆除的烧结、炼铁、炼钢地块,进行全面的综合提绿改造,围绕“沿运河观光带、优特钢智造基地和超低排放生态钢城”等亮点,融入城市景观,打造一座产业强、结构优、质量好、环境美、效益高的4A级文旅景区产业园。 新升级: 从国内最大挺进国际领先 “2020年累计研发新品78个,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这是中天特钢公司总经理王郢亮出的一份创新数据,“从民用的打印机、汽车用钢到铁路、基建,再到国产自动化步枪、国产航母,这几年都有中天特钢的参与。‘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深度参与国防、航天事业,贡献中天力量。” 过去五年,中天特钢累计研发各类高品质钢种198个,获得高新技术产品3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1项,授权国家专利380项,其中发明专利67项,实用新型专利313项,软件著作权67项。 作为中天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南区优特钢基地2008年建设就定位于国内最大的优特钢棒线材基地,配备世界一流的装备技术,十二年磨一剑,如今企业已成为全球一流的优特钢棒线材基地,汽车用钢领域内第一方阵。 未来15年,中天特钢将全力向纵深迈进。在工艺优化升级、科研技术创新、绿色提标改造、5G赋能转型的基础上,集中解决“卡脖子”难题,推进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重点发展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军工用钢等“特、精、高”产品,参与融入到国内外重要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中,实现“中天制造”替代进口。在优势领域,中天特钢将沿着以氢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汽车轻量化方向,通过转化日本汽车制造领域前沿技术,打响中天汽车用钢的国际品牌。根据企业规划,到2022年,“中天牌”帘线钢有望成为行业第一品牌,2025年有望成为全国一流、2030年将冲击世界一流、2035年成为世界领先的精品棒线材制造基地。 新战略: 从城市钢厂迈向绿色产业基地 2020年8月28日,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在南通海门东灶港开工。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对此项目给予厚望,认为该项目能够把智能化、云端数据化、工业互联网连起来,是超现代化的一个钢厂、超低排放的绿色钢厂典范。 从长江之畔挺进黄海之岸,从常州本部走向江海之滨,这是20年来中天钢铁下的最大的一步棋。“就是为了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勇当全省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董才平说,这是常州企业走向全球的一次精彩亮相。 董才平的信心来自于项目的规划。这座定位于世界钢铁行业最高水平的超现代化钢厂,从设计之初就紧紧围绕“大型化、高效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品牌一流、装备一流、环保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理念目标,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科技成果,全员劳动生产率将高达2000吨/人·年以上,同时,项目烟气排放较超低排放标准下降30%-40%,全厂不设置排放口、全部内循环处理,实现固废不出厂、废水零排放,并建设行业领先的钢铁智慧中心,操作区域远离生产现场超5公里,全系统应用高端工业机器人等,打造真正的黑灯工厂、智慧工厂。项目有望于今年点火投产,届时一座“最洁净、最智慧、最高效、最安全、最优质”的世界级现代化智能绿色工厂将问世。 从发展思路到发展战略,从产品转型到迭代升级,创新为中天钢铁注入了新的基因,董才平表示,“十四五”期间,以人才发展为“主芯”,管理、科技为“双核”的中天钢铁,将在创新驱动引领下,朝着有规模、有品牌、有内涵、有温度、有核心竞争力,深受社会尊敬的世界级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目标全力冲刺。 3月9日 化龙巷 https://appshare.hualongxiang.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15520749#tpc 3月10日 武进日报 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wjrb/html/2021-03/10/content_388707.htm 3月11日 江苏经济报 http://jsjjb.xhby.net/pc/layout/202103/11/node_A02.html#content_897247
【来源:常州工人 】
【发布日期:2021-03-09】
中天钢铁本部北区产能置换 规划建设精品制造产业园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中天钢铁集团获悉,企业已明确“一总部三基地”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将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占地2000余亩的常州本部北区,到2023年将淘汰8座高炉、5座转炉、1座电炉。 产能置换后,北区将从原料粗加工升级为终端绿色制造,同步规划建设600万吨规模、营业收入超300亿元、纳税超5亿元的精品制造产业园,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成为大都市圈、新基建等“新风口”的配套产业基地。 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表示,未来将把钢坯直接运到北区,深加工成高端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提供更成熟的产品服务方案。同时,利用厂区现有的铁路、运河、公路、仓储等优势,探索智慧物流园项目,规划建设华东地区最大的全品类钢材物料集散中心和市场交易中心。 以产能置换为契机,中天钢铁将全力推动绿色发展。北区烧结、炼铁、炼钢地块拆除后,将全面提绿改造,围绕“沿运河观光带、优特钢智造基地和超低排放生态钢城”目标定位,融入城市景观,打造一座产业强、结构优、质量好、环境美、效益高的4A级文旅景区产业园。 记者同时获悉,中天钢铁常州本部南区的优特钢基地将加大工艺优化升级、科研技术创新、绿色提标改造、5G赋能转型,重点发展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军工用钢等,实现“中天制造”替代进口。“2020年累计研发新品78个,实现爆发式增长。”中天特钢公司总经理王郢表示,从民用的打印机、汽车用钢到铁路、基建再到国产航母,中天特钢近年来都有参与。力争到明年,“中天牌”帘线钢成为行业第一品牌,冲击国内外一流精品棒线材制造基地。 “走出去”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也在加快建设进度。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项目总指挥董力源表示,绿色精品项目有望今年点火投产,把智能化、云端数据化、工业互联网连起来,打造超低排放的绿色钢厂典范。 (朱元洁 王可人 马浩剑) 3月9日 现代快报 http://dz.xdkb.net/html/2021-03/09/content_549880.htm
【来源:常州日报 】
【发布日期:2021-03-08】
“天车女孩”——蒋彩琴
【来源:荔枝新闻 】
【发布日期:2021-03-08】
引人才强创新,常州企业勇创世界一流
全市创新发展大会提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要做主动求变、勇于革新的“凤凰”。常州工业经济发展龙头企业中天钢铁始终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品质,舍得下本钱加大对技术研发、人才引进、产品创新的投入,全力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级钢铁企业。 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牛年春节以来,中天钢铁各条生产线处于高速运转中。同时,企业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难题,推进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为此,今年,中天钢铁投入3亿元,以百万年薪招聘100名硕士、博士,短短16天,就吸引了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149人报名。 有了人才支撑,企业的创新底气更足。中天钢铁今年将重点发展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军工用钢等“特、精、高”产品,参与融入到国内外重要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中,实现“中天制造”替代进口。中天钢铁集团第八轧钢厂厂长王礼银表示,将瞄准国内外一流的客户,把产品质量提上去,产量能够力争实现再增加5%。 二月份,企业炼钢产量已超过100万吨,销售同比增长72%。 从普钢转优钢,从优钢转特钢,从特钢转精品钢,十五年来,中天钢铁的产品已有500多个品种,远销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天牌”帘线钢被用于全国20%的汽车轮胎;发电机爪极用钢等汽车用钢成功配套宝马、奔驰等国际知名品牌。“未来我们准备研发出0.04毫米的切割丝,它主要用于光伏产业的单晶硅片和多晶硅片,这项技术将会填补国内的空白。”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董力源介绍说。 目前,中天钢铁常州基地员工平均年龄不足28岁。在黄海之滨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指挥部,一大批85后、90后新一代中天人正发扬勇往无前、精益求精的精神,为钢铁行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董才平表示,一辈子做一件事,做一件成功的事,非常有意义,中天钢铁要铸就有规模、受人尊敬的一个钢铁企业。
【来源:常州手机台 】
【发布日期:2021-03-05】
每年涨薪10%!这家江苏企业的“看家法宝”是啥?
“2021年,中天钢铁普通员工年薪必须达到10万元,以后每年都要按10%的比例增长,‘十四五’期间年薪要达到15万元,干部跟企业效益挂钩,优胜劣汰,整体薪资要位居常州领先、行业前列。” 这是新春伊始,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向13000名中天员工发送的新春大礼包。 “普通员工年薪达10万元”。注意,此处说的是普通员工,这就意味着每月平均工资在8000元以上,这样的薪资在常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已算高薪,尤其在钢铁这类传统的制造行业中更显突出。 中天钢铁的底气何来?启航“十四五”,掌门人董才平又有怎样的规划和布局?对此,苏商全媒体专门连线了中天钢铁集团,探寻这家“如日中天”的钢铁巨子 的“看家法宝”。 法宝一:重传承 培育新时期“张謇式”企业家 过去20年,中天钢铁踩准了每一次节拍,紧跟政策步伐,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企业规模从当初不到6万吨钢、产销不足10亿元成长为年产钢能力达到1300万吨、营业收入超1400亿元,,业务涵盖多元板块的国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十四五’期间,老一辈董事局成员的任务就是掌好舵,交好班,把划桨的重任放给年轻一代,让他们接好班,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引领中天未来20年的新发展。”董才平说,中央去年提出的“张謇式”企业家精神非常好,与中天钢铁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思路一脉相承。 一方面,中天钢铁在公司内部实行师徒制,由老员工亲自带班传授工作经验,带动新员工成长,实现内部“传帮带”。另一方面,公司继续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2021年,中天投入3亿元,百万年薪招聘100名硕士、博士,短短16天,就吸引了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149人报名。 而这在董才平眼中还远远不够,按照他的计划,十四五”期间,中天钢铁将全力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级钢铁企业,打造一支500人规模的高端人才队伍,人才引智计划投入不少于10亿元。” 图为董才平和签约大学生们畅谈理想 在董才平眼中,员工是最宝贵的财富。 收入增长,是关爱员工最直观的体现。20年来,中天钢铁员工的平均年收入从不足7000元到超10万元。今年,董才平更是放话“2021年,中天钢铁普通员工年薪必须达到10万元,以后每年都要按10%的比例增长,‘十四五’期间年薪要达到15万元,干部跟企业效益挂钩,优胜劣汰,整体薪资要位居常州领先、行业前列。” 这样的“豪言”,不仅为中天员工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让中天创造了连续19年工资保持增长的记录。 “我们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发英雄帖,广招天下好汉,聚拢到一起干事业,实现人生梦想。”董才平望着如今已停满足球场的员工汽车,充满了自豪,“未来的中天钢铁,一定会让每一位员工因中天而骄傲,充满归属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法宝二:定战略 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升级样本 “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这样宣布。一年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一体化发展从共识变成现实,也成为江苏企业发展的新机遇所在。 作为紧抓时代节拍的中天钢铁积极响应号召,选择在南通海门开启“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2020年8月28日,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在南通海门东灶港开工。作为江苏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推动钢铁产能由沿江向沿海转移的示范项目,中天绿色精品钢也是加快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建设的开港项目、推动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项目。 据悉,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主要生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精品棒线材产品,项目配套建设大规模集控系统、智能制造控制平台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全系统应用高端工业机器人,项目劳动生产率达到2000吨钢/人·年以上,确保长期保持国际领先的生产效率和成本竞争力。 而该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行业本身。项目建成后,将对江苏沿海钢铁产业布局调整升级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起到强劲的引领示范作用。 从长江之畔挺进黄海之岸,从常州本部走向江海之滨,这是20年来中天钢铁下的最大的一步棋。“就是为了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勇当全省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董才平说,这是常州企业走向全球的一次精彩亮相。 法宝三:强创新 向世界级“钢铁航母”挺进 2021年2月27日,时任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出席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在访谈中,齐家滨分享了中天钢铁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功绩。 “民营企业里边效益排全国前三”“轴承钢市场占有率排全国第二位”“研发生产一批卡脖子的特钢产品”……齐家滨如数家珍地介绍到。 而在前不久被誉为中国工业“奥斯卡”的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上,中天钢铁成为首家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企业奖的民营钢企,也是本届“中国工业大奖”唯一获奖的钢铁企业。 被市委书记力荐,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中天钢铁创新能力到底有多强? “2020年累计研发新品78个,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这是中天特钢公司亮出的一份创新数据,从民用的打印机、汽车用钢到铁路、基建,再到国产自动化步枪、国产航母,这几年都有中天特钢的参与。 从2007年开始,中天钢铁就开始着重于优特钢转型和升级,并制定“十五年规划”,成功实现了从普钢到优特钢再到精品钢的华丽转身。 目前中天钢铁已形成600万吨优特钢生产规模,轴承钢、齿轮钢等棒材产品跨入高端市场,锚链钢、耐磨钢棒材市场稳定,逐步形成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优特钢产品系列。通过创新和转型,中天钢铁从一家年产不足10万吨、产销不足6亿元的小钢厂,逐步成长为全球大的优特钢棒线材基地。 “‘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天钢铁发展的关键‘硬核’力量。”在董才平看来,当前,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创新来掘金市场。 锚定“十四五”,中天钢铁将目标定位于建设一座深受社会尊敬的世界级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董才平为这一目标的规划了明确路径:“十四五”期间,以人才发展为“主芯”,管理、科技为“双核”的中天钢铁,将在创新驱动引领下,朝着有规模、有品牌、有内涵、有温度、有核心竞争力,深受社会尊敬的世界级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目标全力冲刺。
【来源: 苏商会 】
【发布日期:2021-03-05】
沧桑巨变看南通 奋力开启新征程
中天钢铁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去年12月22日至23日,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全省13个设区市被一一“点将”,为即将开启的新征程明确各自定位目标。其中,南通被赋予“高起点、大手笔建好江苏开放门户,融入苏南、拥抱大海,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的使命要求。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华诞,南通也站在了新的奋斗起点上。”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说,南通将努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总书记寄予的厚望与省委赋予的定位使命贯通起来,把多重国家战略机遇优势与资源禀赋优势叠加起来,把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与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起来,奋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排头兵。 回眸二〇二〇 逆流奔跑,冲破GDP万亿大关 10036.3亿元! 农历新年前夕,南通迎来“高光时刻”。1月19日,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式上,市长王晖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将原稿中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万亿元”的表述,现场脱稿改为“10036.3亿元”。这一意料之外的“官宣”瞬间点燃会场气氛。 最新数据显示,泉州、合肥、福州、南通、西安、济南这6座城市成为新晋“万亿俱乐部”成员。至此,全国共有23城GDP跨过1万亿元门槛。放眼全国,南通不但是江苏江北首个“万亿之城”,还是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之外,我国长江以北首个实现万亿突破的地级市。 地区生产总值站上万亿台阶,意味城市能级进入发展新阶段。2019年,南通GDP 9383.5亿元,距离“万亿俱乐部”门槛仅一步之遥。2020年伊始,该市将“经济总量过万亿”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为年度必达指标,向“万亿大门”发起冲击。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系数和不确定性。 胸中若有凌云志,不待扬鞭自奋蹄。 “绝不能因为懈怠留下防控漏洞,绝不能因为疫情影响发展信心”。去年,崇川自创“红黑榜”、扎紧防疫网,在全市率先吹响复工复产号角,当年2月下旬,全区规上企业复工复产率超90%。“2020年,在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全区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铸就了全省主城区唯一‘本土零感染’的年度记忆……”南通市委常委、崇川区委书记刘浩说,去年,崇川交出了“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指标数据居南通全市第一”的不凡成绩单,顺利完成区划变更并实现了“1+1>2”的既定目标,为南通“过万亿”扛起了主城担当。 时间的刻度是奋斗者的足迹。过去一年,南通贯彻新发展理念,立“非常之志”,行“非常之举”,建“非常之功”,在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平凡的成绩。 ——一组数据振奋人心。全市新开工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83个,在建百亿级重大项目16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分别增长7.1%、10.2%,各项存款余额近1.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走出徘徊期,经济增长率先由负转正、进而持续领跑全省。 ——一批工程标注雄心。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通州湾主体港区一期通道等重大工程全面开工,千亿级中天绿色精品钢和百亿级金光、桐昆等一批重特大临港产业项目全速推进,南通新机场选址正式获批,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沪苏通铁路和盐通高铁建成通车。 ——一张答卷诠释初心。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教育现代化监测水平和医改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测评全省领先,空气优良率、省考以上断面水质改善幅度全省第一,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生态修复保护成为全国典范,摘得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实现全域“满堂红”,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逆流奔跑,闯关夺隘。2020,万亿成绩单“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盘点“十三五” 追江赶海,迸发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1月,省两会期间,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推出的《数字图谱赏江苏十三位市委书记手写寄语》中,徐惠民手写“通”“融”两字,其中,以“通”字总结“十三五”,寓意“南通‘好通’,一通百通”。 “好通”曾是一代代南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火车上睡一整晚,第二天上午才到北京站。”回忆大学时往返北京求学的经历,市民黄敏坦言,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每年开学和放假提着大包小包挤火车的场景,因路途远、时间长、班次少,只有等到放寒暑假才回家。 “好通”南通,一通百通。去年,随着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开通,南通铁路交通发展“任督二脉”被打通。沪苏通铁路跨越长江天堑,南通向南不再难通;盐通铁路向北打开新通途,南通到北京的时间压缩一半以上,与东北、西北、中原等地区实现高铁直达。 截至2020年底,南通铁路营业里程增至340公里,基本形成“两横两纵”路网格局。“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700亿元,较“十二五”增长28%。“好通”不仅是南通“十三五”关键词,也已成为每一个南通市民的真切感受。 跨越长江,南通脚踩“风火轮”,驶出加速度。向海而兴,落子“大湾区”,南通脚步同样铿锵有力。 南黄海猎猎海风中,南通206公里沿海岸线春潮涌动。春节过后,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年后复工迅速“起步”,建设现场焊花四溅,各施工标段开足马力,热火朝天抢抓工期,目标11月码头主体工程竣工,为12月开港打下基础。 四港并一湾,大湾建大港。2018年,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南通,明确要求“把通州湾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2019年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建设通州湾”升格为国家战略。去年1月5日,南通以“大湾思维”将吕四港、海门港、通州湾、洋口港等4个沿海港口纳入“大通州湾”统筹开发,在更大棋局上建设江苏新出海口。目前,“大通州湾”陆域规划面积约210平方公里、港区约100平方公里,可建设2万-30万吨级泊位超过300个。 大港大湾变身大招商大项目“聚宝盆”。“‘大通州湾’成为点燃南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为南通‘过万亿’注入了强劲动能。”兼任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的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陆卫东介绍,以总投资1000亿元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为代表,去年,总投资超过3200亿元项目签约落户“大通州湾”,其中百亿级以上项目9个。 江阻海隔曾经是制约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十三五”期间,南通以追江赶海的热情和通江达海的气度,大力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变“江阻海隔”为“拥江揽海”,不断激活全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2016至2020年,全市经济总量连跨4个千亿级台阶,各县(市)区均超千亿,工业应税销售突破万亿,沿海临港绿色高端产业加速集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解码幸福城 厚切民生蛋糕,幸福味蕾全域绽放 “总书记走进幸福城,点赞咱们都是幸福人!日子是越过越开心,幸福她天天来敲门……”阳光明媚的早晨,市区幸福街道的幸福公园里,74岁的邵蕴湘清了清嗓子,脆亮的快板声穿透晨雾,和着明快的唱词直抵人心,公园里每个人脸上都绽放出幸福的表情。 “大家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很幸福,幸福是你们共同奋斗、亲手创造出来的。”去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时点赞。“我是打心眼里感到幸福!” 邵蕴湘感慨地说,几十年间,自己家的房子从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一家人后来又住进了有物业有电梯、面积140多平方米的楼房里,小区周边医院、学校、商超、综合体都不缺,高架、高速、高铁通到了“家门口”,曾经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一一照进了现实,因此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总书记点赞咱幸福城里幸福人》。 春节前,如皋“爱心邮路”乡邮员们带着新买的棉衣棉裤和油米等年货,来看望搬经社区4组的孤寡老人章瑞兴。23年前,三分地、一窝鸡、一间土坯房,几乎是章瑞兴的全部家当。几年前,政府帮他建起“三室一厅”的砖瓦房,还通上水电气、安上有线电视;乡邮员像儿女一样在生活上悉心照料。“每月600元低保、145元农保,还有每天一块钱的牛奶补贴,吃穿用都不愁,你们说我现在缺啥!”章瑞兴说。 从城市到农村,幸福就像春日里的阳光洒遍南通每个角落。“十三五”期间,南通财政民生投入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5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3.9%、49.9%,人均储蓄存款全省第三。 “幸福城市”的背后,是越做越大的“发展蛋糕”、越切越多的“民生蛋糕”。春节前举行的南通市两会上,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捧出2020年民生账单:八成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全市新增就业11.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全省率先实现市级统筹,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全国领先;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83亿元;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3.8%,高考主要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建成运行全国首家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成为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国家级试点。 “我们将坚决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王晖介绍,该市今年将集中力量办好12类40项民生实事,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提升,崇川区100平方公里河道全面消除劣Ⅴ类,主要河道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其他区域全面消除黑臭河道;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群体,将为全市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家庭实施针对性居家适老化改造,对全市中小学校教室实施照明改造提升工程。 奋进“十四五” 扬鞭“犇”跑,争做新征程排头兵 “虽然今年2月只有28天,但按目前进度,本月有望达到31天产量。”2月27日,走进通富微电生产车间,流水线上工人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动作麻利。通富微电第一事业部一期组装部总监助理严军炎介绍,目前企业在手订单饱满,所有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春节至今基本没有按下过“暂停键”。 “1月,全市税收同比增幅23.3%,工业用电量同比增幅48%,均居全省第二;2月1日至16日,工业用电量同比增108%,较2019年同期提升64.8%……”节后上班第二天,市长王晖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报出一组数据,牛年“第一会”号召全市上下迅速投入到新一年工作中,全力跑好新赛程第一棒,实现“十四五”开门红。截至2月20日,该市规上企业复工率达到96%左右,规下企业复工率达到85%以上。 奋进现代化,起步即冲刺,跑赢新赛程。新的一年,南通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省两会部署安排,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发展速度上争先进位、在发展质量上扛旗夺杯、在贡献份额上追赶超越,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奋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 ——发展速度上争先进位。即便迈入“万亿俱乐部”,南通GDP在绝对量上与苏州、南京、无锡等兄弟城市依然差距很大。要成为全省排头兵,必须继续保持领先的经济增长速度。“十四五”期间,南通将加快实施江苏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等一批战略性工程,推动中天精品钢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招引更多更大更好的项目落户,进一步释放发展潜能。 ——发展质量上扛旗夺杯。排头兵要在发展质量上走在前。近两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南通均位列设区市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十四五”期间,该市将更加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发展方面,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新首选”;在协调发展方面,奋力打造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在绿色发展方面,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板;在开放发展方面,打造双向开放新门户;在共享发展方面,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新样板。 ——贡献份额上追赶超越。争做排头兵、打造增长极,意味着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多挑担子、多作贡献。目前,南通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占全省1/10左右,2019年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度是9.42%。“十四五”期间,该市要确保贡献份额提升到10%以上,实现贡献与资源相匹配、地位与区位相匹配、能级与使命相匹配。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徐惠民说,全市上下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幸福是共同奋斗、亲手创造的”谆谆教导,拿出胆识锐气,扛起使命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奏响共同奋斗最强音! 本版撰稿 贲腾
【来源:新华日报 】
【发布日期:2021-03-05】
他们眼中的“半边天”
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jkq/html/2021-03/02/content_387444.htm
【发布日期:2021-03-02】
经开交警开设“流动车管服务站”
“驾驶证快到期了,由于工作忙,一直抽不出时间上交警大队换证,3天前看公司发通知,得知民警要来现场办公,这实在太方便了!”中天钢铁集团钢轧三分厂员工张先生说。2月23日,经开区交警大队首次开设“流动车管服务站”,来到中天钢铁集团,上门为企业员工提供车驾管业务办理服务。现场,车管民警按规范流程为张先生进行了体检、照相及材料审核,并开具了业务受理回执。 换证、补证、体检、机动车六年免检……不用特意跑交警大队办证窗口排队,在“家门口”就能一次办成。为落实“百警进万家”活动精神,深入推进“放管服”措施,经开区交警大队立足交管职能,专门抽调车管、事故等岗位精干警力,组建“流动车管服务站”,对外公告车驾管业务办理服务事项,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为贴心、便捷的公安交管上门服务。 中天钢铁集团是“流动车管服务站”的第一站。当天,“流动车管服务站”共计为企业员工办理驾驶证换证、电动车上牌等各项车驾管业务21起,解答咨询90余人次,赠送电动车头盔15顶,发放各种宣传单和业务指南500余份。事故民警还通过播放视频短片、展示事故案例图片等形式以案说法,普及文明行车理念,为集团物流部50余名专职司机上了一堂生动直观的交通安全公开课。 “集团外围道路较为复杂,日常运送钢材的货车与员工电动车混行,容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公司本就想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管理,交警部门流动服务、上门宣教,与我们企业的需求一拍即合。”中天钢铁集团生产处副处长马翼说。 据悉,“流动车管服务站”集成了公安交警车驾管受理岗、审核岗、档案岗等众多岗位,涵盖危化品、渣土车、普通货运车辆通行线路申请、机动车号牌补领、电动车上牌、驾驶证降型、驾驶证丢失补办、驾驶证期满换证、提交驾驶证年度体检、驾驶人体检以及机动车六年免检等18项车驾管业务。 为扩大服务范围,最大限度方便市民,“流动车管服务站”还主动搭建与人保财险协作互动机制,配备保险公司协保员,现场可办理机动车辆保险、电动车综合保险等相关保险业务。 经开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俞小平告诉记者,“流动车管服务站”上门前一周内,会与服务单位接洽相关事宜,提早进行内部通知。对于必须固定公安网办理的车驾证照业务,交警部门将采取现场受理、后台制证的方法解决,一个工作日后统一送证上门。部分证照业务实行容缺办理机制,驾驶人可以先行办理业务,然后在规定时间内补齐材料。 经开交警提醒,有需要集中办理车驾管业务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可直接到经开区交警大队现场申请,也可关注“常州经开区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预约,或拨打车管服务热线(0519—88869660)进行电话预约。
【来源:常州经开区报 】
【发布日期:2021-03-02】
中天钢铁高质量创新发展功绩亮相央视《对话》栏目
2月27日晚21:30,时任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出席央视CCTV-2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在访谈中,齐家滨分享了中天钢铁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功绩。 中天钢铁副总裁、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总指挥董力源接受央视采访,分享中天钢铁多年来创新发展的经验。 齐家滨说:中天钢铁应该说在民营企业里边效益排全国前三,它原来主要做线材、棒材和螺纹钢,现在通过多年的转型升级,开始做精品钢、优特钢,比方说现在的轴承钢,在特钢里面要求是非常高的。现在中天钢铁的轴承钢市场占有率排在全国第二位,而且它现在已经研发生产一批卡脖子的特钢产品,比方现在的硅片切割丝、发动机、曲杆连轴的用钢,这都是钢材里面的佼佼者。 董力源说:记得我小时候的时候听到的一个故事,我们中国一直生产不了圆珠笔笔头的钢,所以我和我父亲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企业要做就一定要做我们国家需要的东西。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天钢铁已经从使用普钢的那个年代开始往高精尖发展了,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着重于优特钢转型和升级,当时我们也定了一个十五年的规划,五年从普钢转优钢,五年从优钢转特钢,五年从特钢转精品钢,现在正好刚刚完成这一个十五年规划。未来我们自主研发一种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的钢种,比如说我们现在生产的帘线钢,它可以拉到0.135毫米不会断。未来我们研发出0.04毫米的切割丝,它主要用于光伏产业的单晶硅片和多晶硅片,这项技术将会填补国内的空白。企业没有一个创新共识的话,肯定是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就像张謇说的企业对社会要有贡献,所以中天钢铁也是希望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尽自己一份绵薄的力量。 3月1日 化龙巷 https://appshare.hualongxiang.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15517471#tpc 3月1日 中吴网 http://www.zhong5.cn/article-488139-1.html 3月1日 常州工人 https://mp.weixin.qq.com/s/V8q-WJ4CFFPMGw80NXp3aQ 3月1日 江苏商报 https://mp.weixin.qq.com/s/PVtBGQeP_gtICgJtqAWVVw 3月1日 交汇点 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63/sSkpezk7t08Eabnh/1 3月1日 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 https://mp.weixin.qq.com/s/EeKMkoQumy02tmTfUNWtMw 3月1日 冶金传媒 https://mp.weixin.qq.com/s/xIv9Jx2Pmx14AV0lGsyYUQ 3月2日 江苏工人报 http://epaper.jsgrb.com/Article/index/aid/4491647.html 3月8日 紫牛新闻 https://wap.yzwb.net/wap/news/1214051.html
【来源:央视网 】
【发布日期:2021-03-01】
1143条
上一页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1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