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集团与八一铁合金集团缔结战略同盟
图为我集团常务副总裁刘伟(左)与八一铁合金集团董事长安汉民(右)签署合作协议。 为实现优势互补,稳定购销渠道,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日前,我集团与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牢固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始建于1959年,系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全国重点铁合金生产企业之一、广西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该公司的“鑫凰”牌锰系铁合金曾被授予“广西名牌产品”,并畅销国内17个省市各大钢铁企业。 八一铁合金集团与我集团于2005年即开始了良好的业务往来,在多年诚信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均产生了缔结战略同盟的愿望;尤其在当前市场危机下,多一个同命运、共呼吸的战略合作伙伴,就多一分战胜困难、稳步发展的信心和把握。为此,在2008年12月底,我集团常务副总裁刘伟一行飞抵八一铁合金集团,对该集团生产现场和硅锰合金、高碳锰铁等主要产品进行了实地考察,随后就战略合作方向和方式与该集团董事长安汉民举行了友好会晤,并成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 在签字仪式上刘副总裁指出,八一集团硅锰合金等产品质量优良,完全符合中天钢铁电炉、转炉炼钢工艺的要求;希望双方在继续保持良好合作氛围的基础上,逐年提升合作业务量,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实现企业长远利益最大化。
【发布日期:2009-01-06】
我集团举办2009新年音乐会
图1长影乐团深情演奏 图2音乐会现场 携手长影乐团 引爆视听冲击 我公司举办2009新年音乐会 12月28日晚,我集团2009新年音乐会在红星大剧院拉开帷幕,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长影乐团为全市1000余名观众献上了精彩绝伦的交响乐章。 长影乐团成立于1947年,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国家级交响乐团。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培养和造就了尹升山、雷振邦等一大批颇有建树、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艺术家。从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开始,该乐团共为七百多部电影作品录制过音乐。许多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优秀电影音乐作品如《上甘岭》中的《我的祖国》、《英雄儿女》中的《英雄赞歌》和《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都是出自长影乐团。 在当晚举行的交响乐汇演中,83岁高龄的著名指挥大师尹升山、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吕晓雷和国家一级演员万天蓉、刘世龙等,携手乐团的演奏家们,共同演出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英雄赞歌》等国产经典影片中的主题曲和管弦乐《凯旋进行曲》、《狩猎波尔卡》等外国经典电影歌曲。演奏家们满怀深情,在琴键弦上编织出渊远流长的长影记忆;乐团高超的演奏水平和原汁原味的交响音乐效果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视听冲击和享受,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发布日期:2008-12-30】
“中天钢铁”迎战危机启示之三
08年11月20日 蓄势远谋 上周二,新华社发布了“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公示名单。记者注意到:在这份237人的名单中,惟董才平一人来自钢铁行业。 “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对‘中天’致力于打造‘绿色钢城’努力的认可”,董才平觉得,“追求循环、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其实也是中天集团可持续进步的自身需求”。 “浓烟滚滚、热火朝天、机声隆隆……” 赵金涛说,当年反映钢铁企业火热生产场面的文字,总少不了这些含着激情与褒意的词汇。 18岁起就做炼钢工人的赵金涛,是中天集团的副总裁。他打趣道,“如果再不让这些词汇消失在生产现场,企业早晚要消失”。 传统的钢铁企业一直是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而中天在集团成立初,就制定了“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工厂”的方略。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更让“中天人”感受到:“节能”,是为企业未来“蓄能”。减少“排放”,是为明天“释放”优质企业潜力。 中天集团,走出了自己的循环发展之路: 利用各种二次资源,进行再利用。他们大胆创新,每年综合利用污泥8万吨、氧化铁皮5万吨、瓦斯灰2万吨、钢渣铁精粉3万吨等,作为烧结添加辅料,综合利用二次资源价值约1.44亿元;同时,还对高炉水渣及电厂粉煤灰、脱硫渣、炼铁炼钢除尘灰全部有效处置,做到固废管理零储存、零排放,100%综合利用。 工业用水,历来是企业资源消耗的重要部分,在实施COD减排工程过程中,中天集团对各厂工业用水设备进行整修、循环水处理设施进行填平补缺,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目前,集团在水循环系统上已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每年减少工业用水新鲜水量200万吨,水循环利用率96%以上,吨钢耗新水3.8吨,达到了钢铁产业政策要求指标。 “固态的、液态的,我们没有一样轻易废弃”,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林兴介绍,在中天集团,“甚至废余的煤气,也被回收用来发电、轧钢”,他们年回收利用的煤气总计60亿m3,折合标煤约38万吨,年效益超过3亿元。 他们投入2亿元建设的高炉TRT余压发电项目,年发电1.5亿kwh,节约标煤6万吨,年增效也超过1亿元。 此外,烧结机密封改造、风箱保温,高炉焦炭烟气烘烤,电炉热装铁水炼钢、连铸坯热装热送、绿色照明系统等,各项节能项目累计年节电2.93亿度,节约标煤22.5万吨。热电厂脱硫工程,投入2000万元,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00吨。 投资近5000万元进行大规模绿地建设,绿化面积累计达600余亩,厂区可绿化面积达到100%。“道路宽平坦、两岸绿化带、四季花飘香”,如果不是看见伟岸的高炉,你会恍若置身某个大型花园。 …… 近百个项目,投入达到8.7亿元之巨。这些项目,与“国十条”措施中国家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的理念,极其吻合。 在日前进行的江苏省 “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中天集团被省发改委评为“超额完成”,成为江苏省17家“超额完成”企业之一。而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省65家企业节能考核中,中天钢铁成为少数的考核等级为超额完成的单位。 “重新洗牌,势在难免。谁超前实现循环发展、绿色生产,谁就能赢得明天”,逆境出强者,更出智者。董才平认为,这次经济危机,实际上为企业提供了调整发展模式的最佳机遇,“要想把‘中天’建成百年老厂,就必须抢在别人前面蓄积能量”。 本周,中天集团将举行企业第四届运动会闭幕式。董才平说,“团结就是力量。危机中,高昂的士气、凝聚的人心,就是最大的能量。” 另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在一些企业大面积裁员的情形下,中天集团最近又新招了2800多位员工。 来源:常州日报
【发布日期:2008-12-17】
“中天钢铁”迎战危机启示之二
顺势而变 “中天”厂区码头。刚从杭州送建筑用钢回来的船老大张爱林,还没等自己的大铁驳船停稳,就急吼吼地冲着岸边的调度发问:“什么时候可以轮到我装货啊?” 不远处,就是中天第二轧钢厂,这里的两条生产线,主要生产三级螺纹钢等优质建筑用钢,年产量达到160万吨。 厂长助理陈建明告诉记者,设备已经是满负荷生产了,“可还是来不及供货”。他喜忧交加地预计,这样供不应求的情形,还将持续很久。“‘国十条’对市场的后续推力,一定会越发显现出来”。 他向记者介绍:其实,早在“国十条”出台之前,中天就已经把产品结构做了很大的灵活调整。“上月底,我们的建筑用钢与工业用钢的比例,就已实现了倒三七”。 而此前,一直在国内优质工业用钢市场走俏的中天集团,建筑钢材的比例只占集团销售总额的三成。 全球经济危机甫一到来,董才平立刻进行判断:我国实体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冲击,工业用钢的需求必将大大萎缩。而政府主导的政策性投入,必然会直接刺激建材市场的升温。于是,中天集团果断改变生产营销布局,一方面开足马力生产建材产品,一方面积极参与重大项目的招标。 而“中天”的螺纹钢、高速线材等建筑用钢,本来就在国内建材市场有极高的声誉,一直是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在国内许多重大工程如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等,早就有过非常出色的表现。 毫无悬念地,中天集团的建材产品最近陆续中标京沪高铁、城际铁路、世博会等多个重大项目。 攻防有序,完美转身,为中天提前赢得了宝贵的市场主动权和话语权。值得一提的是:危机中,“中天”在自己周围集聚了一批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经销商。“和谐共赢”的营销理念,确保了“中天”的成品无库存,资金回笼率100%。 当然,今天的安然无恙,更缘自昨天就夯牢了“转身的实力”: 去年起,中天集团耗资25亿元,实施了多个内部填平补齐、配套项目。其中录安洲港口两个五万吨码头已于年初竣工投用;4#高炉、转炉等相继在9、10月份投产;此外,5#高炉、新烧结、新制氧已经进入投产准备,本月下旬即将投产……中天集团“年产焦炭25万吨、球团矿100万吨、烧结矿500万吨,铁水400万吨,炼钢500万吨、轧材500万吨、发电12亿kwh生产规模”的目标,已经如期实现。 董才平告诉记者,“政策是最大的机遇”,越是在大的变局中,越要大步前进。中天集团正是在2004年那次宏观调控中乘势而上,建成了优钢工程,成就了自己“百亿企业”的梦。 “国十条”宣布后,“中天”人更比同行多了几分“有备”之后的沉着稳健。他们逐条分析了这项最现实的“利好”,寻找着与自身优势的有效“焊接点”: 在国务院出台的十项措施中,有九条与扩大投资相关,而这些投资规划都涉及到钢材需求。董才平测算,4万亿的投资需要消耗钢材约1.5亿吨左右。“也就是说,未来两年内仅此十项措施就将带动1.5亿吨钢材的消费”。 董才平觉得,这些举措无疑为中天钢铁这样专注国内市场的钢铁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商机。他透露,虽然眼下的生产是紧盯着市场转,但他们“着眼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汽车、桥梁、造船及轻工用钢”、不断升级产品结构的长远方向不会变,“投资大型化、高效化、连续化、自动化、环保化和集约化高水准设备”的计划不会变,“中天钢铁”冲击国际一流钢企的信念不会变。 技改工地上,记者看见:200平米烧结机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作为国内重要的合金管坯生产基地,“中天钢铁”又在规划投入3.8亿元,建设一条新的合金棒材生产线,预计明年建成投产。 记者了解到,“中天集团”已经在内部下达了明年的目标:销售收入突破350亿元,利税32亿元,其中上交税收10亿元以上。 08年11月19日 来源:常州日报
【发布日期:2008-12-17】
“中天钢铁”迎战危机启示之一
“中天钢铁”迎战危机启示之一 08年11月19日 逆势前行 还在深秋,钢铁行业就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料峭寒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亏损面超过60%,一些经营不善和规模较小的钢铁企业被迫关闭或重组,大型钢铁集团如宝钢、鞍钢等也都纷纷限产、减产;河北70%钢铁企业停产,河南45%钢铁企业停产…… 我们不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来看看“中天钢铁”一到十月份,的业绩报表:产值2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63%;销售2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2%;利税8.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 “一枝独秀”,面对“中天钢铁”依然马力十足的满负荷生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世俊,这样评价。 抢在暴风雨来临之前…… “危机总是有预兆的”,中天集团总裁董才平告诉记者,“我们只不过是抢在人家前面 ‘避险’了”。 董说的“险情”,就是现在压得各钢铁企业喘不过气来的原料库存 ---- 铁矿石。 2008年,全球铁矿石价格持续6年飙升。至今年7月,这“疯狂的石头”,竟然攀升至1800元/吨。 彼时,全球经济高速运行,它诱惑了成百上千的中国钢厂囤矿“赌涨”,全国港口铁矿石库存顿时冒到了7922万吨的高位。 炎热的盛夏里,董才平却觉得自己“背脊上直冒冷汗”。 “市场需求已严重偏离正常的逻辑。我们‘中天’不去凑那个热闹”,集团生产处的同志告诉记者,董总果断决策,“按两个月的生产周期,严格限制原料库存”。 不仅限制高价矿石压库。焦炭、废钢也如此:按月底定价结算当月焦炭价格、全球采购进口低价废钢……“中天”全部按原料市场实时价格进行现货生产。 后来发生的事实,果如“中天”人所料: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进入三季度以来,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7900万吨压港铁矿石,成为中国钢铁行业“最沉重的一根稻草”。目前,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从1800元/吨的高点降至500多元/吨,而焦炭从3200多元/吨跌至1300元/吨,废钢从4200元/吨跌至2000元/吨。 巨大的资金积压,让那些沉甸甸的“高价原料”,一下成了让各家钢厂焦灼的“烫手山芋”。 而“中天钢铁”,抢在暴风雨来临前,驶进安全港湾。 先人一步,危中求“机” 上周四,中天集团与世界铁矿巨头----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合作谈判,在上海如期举行。根据意向,双方将合作成立长江流域独家贸易公司。 谈判并没有什么特别艰难之处。这只是一次看似极为普通的贸易合作,恰如中天集团经历过的无数商务谈判中的一例。“但它的象征意义和对中天未来发展的实际价值”,却远大于此前任何一次商务谈判。 就在几个月前,“淡水河谷”还只把“宝钢”这样的庞然大物,视为自己的谈判对手。 人算不如天算。全球矿价狂跌,巨头坐不住了。面对董才平主动递来的“橄榄枝”,放下身段的“淡水河谷”,也终于明白了中国人那句老话:“危难中见真情”。 危机到来之初,董才平就敏锐觉得,原料市场的低迷只是暂时的,此刻正是打入“长期协议矿体系”的绝佳机会,让“中天”从此消减上游原料供应的制掣因素。 面对度日如年、举步维艰的矿石供应商,中天集团果断出手,以牺牲短期利益为代价,与之签订了长期矿石供应协议。董才平对记者说,“在‘中天’今后的发展中,至少十年将不再忧虑‘无米之炊’!”。 现在,见到“矿石”二字,别人都惟恐避之不及。而“中天”,与“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三大矿业巨头的合作已经启幕。 “只有危中求机,才能转危为机”,董才平说,“关键要盯牢一个‘抢‘字”。他告诉记者:今年,中天集团工业产值、销售双超250亿元,利税超12亿元的目标,“丝毫不会动摇”。 来源:常州日报
【发布日期:2008-12-17】
中天钢铁不求一分回报----投资超亿元打造一流中学
中天钢铁不求一分回报----投资超亿元打造一流中学 08年09月23日 新学期,崭新的中天钢铁奔牛试验学校迎来了800多名师生。这座总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2000平方米的学校由中天钢铁集团出资超亿元精心打造。由企业出资兴办教育,其标准之高、数额之大载省内罕见。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天集团董事长董才平载落成仪式上庄严承诺:企业不仅不拿学校一分收益,还将集团下属的中天炉料公司每年获得的利润补贴学校开支。 1.7亿元巨资投身公益 跨入新世纪后,秉承“做精、做优、做强”的发展理念,中天钢铁载成长的道路上大步迈进,成为拥有总资产120亿元,产销双超200亿元的国家级钢铁联合企业,连续四年荣居中国企业500强,并成为《省十一五钢铁工业专项规划》中重点支持的5家钢铁企业之一。 “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密不可分,因此时刻不能忘记回报社会。”这是以董才平为首的中天集团董事会的共识。市、区两级慈善资金分别捐助千万元、捐资1100万元支援四川灾区、设立千万“光彩基金”用于奔牛天禧桥的重建……近年来,中天共投入1.7亿元巨资,用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彰显了一家企业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为家乡建设学校 出生在泰村,成长在奔牛,集团董事长董才平对奔牛有着浓浓的家乡情节。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家乡,回报善良淳朴的父老乡亲,一直是他的夙愿。2006年,他出资千万元,重修了奔牛镇中心沟通运河南北最重要的桥梁----天禧桥,从此以后,中天钢铁与奔牛的联系更加紧密。 奔牛是一座文化名镇、教育古镇,这里有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70多年前,爱国实业家刘国钧曾出资建校,一时传为佳话。近几年,省奔中从低谷中崛起,在高考中连攀新高,获得了区教育质量评估特等奖。今年,省奔中又以本科录取率83.75%的优异成绩,向家长、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之本,办好教育惠及千家万户。董才平依然决定,依托省奔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出资超亿元创办中天钢铁本牛实验学校,目前面向初中学生,为家乡教育事业做一份贡献。 定位“一流名校” 办学不求经济回报,中天学校将是一所公益学校,这所拥有48个教室、可容纳2000多名学子的学校每年办学所得将全部用于设立奖学金、补助困难学生等公益事业。今年,学校就有35名优秀学生免收学费,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各项费用全部免除。 巨资打造的中天学校硬件设施之强自不待言,在师资队伍、软件建设等方面也下足了工夫。兼任省奔中校长和中钢奔牛实验学校校长的谢建伟告诉记者,中天钢铁奔牛实验学校将沿袭省奔中成功的办学理念,“善待每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走向成功”,把中天钢铁奔牛实验学校打造成高品位、有特色、现代化、超一流的名校。 除了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可待挖掘外,教师的潜力也不可小视。在中天学校,新招聘上岗的教师必须实习一年通过考核方能执教鞭。这一年期间,他们必须跟老教师听课,对每一堂课都进行模拟备课,这“逼”得他们发愤钻研,积累足够的知识与技能。 “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是中天学校的办学思路。从教育学生不挑食起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开好每一堂副课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张让学生在参与探讨中掌握知识……这些举措都体现了让学生课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来源:武进日报
【发布日期:2008-12-17】
“中天”捐资百万设教育基金
“中天”捐资百万设教育基金 08年09月09日 武进日报讯 昨天,由中天钢铁集团捐资100万元设立的“中天钢铁教育基金”在南夏墅初中成立。区领导徐伟南、张美、凌光耀参加成立大会。 近年来,中天钢铁集团发展迅猛,已成为一家拥有总资产120亿元,产销双超200亿元的国家级钢铁联合企业,连续4年荣居中国企业500强,位居省百强民营企业第8位。在自身获得发展的同时,企业也不忘回报社会,肩负起社会责任。7年来,该集团已先后捐资1.7亿元,用于修桥铺路、帮困助学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特别是9月1日落成开学的中天钢铁奔牛实验学校,也是由中天钢铁集团投资1亿元兴建的。该校是一所公益学校,办学全部所得都将用于设立奖学金、补助困难学生等公益事业。同时,中天钢铁集团下属的中天炉料公司的利润将用于补贴学校开支。 此次在南夏墅初中设立的100万元教育基金,主要用语改善学校教育条件、帮助困难学生、奖励贫血兼优以及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教会死。区领导在大会上表示,中天钢铁集团热心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并为武进提高知名度作出了贡献。希望有关方面管理好基金,使用好基金,并发展好基金,将其越做越大,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
【发布日期:2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