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区一批节能及循环经济项目获各级财政资金扶持
根据国家《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省级节能减排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常州市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过企业申报,主管部门初审和专家评审,2009年我区共有26个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获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扶持共计1461.5万元,创历史新高。 我区中天钢铁的“低温余热利用发电工程”项目获国家支持资金784万元;江苏武进不锈钢管厂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节能与发展循环经济”项目、今创集团等4家企业的“淘汰落后用能设备”项目获省级专项资金扶持470万元;常州翔宇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的“节能与发展循环经济”项目获市级专项资金扶持207.5万元。 此次获专项资金扶持的节能项目的申报范围是《“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中确定的工业炉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和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重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规模化项目,淘汰落后设备项目和以“三废”资源化为目标的循环经济项目。优先支持区重点耗能企业,优先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企业。目前,我区正在抓紧对这些项目的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的运行情况,督促企业保质保量加快实施,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并发挥节能效益。 来源:武进日报
【发布日期:2010-05-05】
非公企业创先争优常州推进会在集团举行
图为会议现场 4月25日下午,中组部组织局在我集团召开部分省市非公有制企业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中组部组织二局副局长韩旭、三处处长牛巧娣、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徐金万及河北、浙江、安徽、江西等组织部相关领导参加会议。 此次推进会的目的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党建工作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会议指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也为组织动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会议要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充分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着力破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难题,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创先争优活动例会制度,健全创先争优活动评选激励机制,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集团副董事长、副总裁、党委副书记高一平向上级领导汇报了集团近年来的党建工作。高一平指出,集团党委紧紧围绕“为创新发展聚力、为成就中天护航”目标,举全集团之力切实加强了党的建设,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党建之路,促进了企业快速科学发展,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双赢。 在听取了集团领导的党建工作汇报,查阅了集团厂报和党建刊物,并参观了集团陈列室和党委议事室后,中组部组织二局副局长韩旭对我集团党建工作机制、党建队伍建设和党建活动载体的优越性给予了高度赞赏,认为中天钢铁切切实实做到了“党建工作上水平、企业经营上台阶”,而且是一家懂得奉献、敢负责任的优秀企业。 集团党委副书记薛锡生、工会主席李林兴、书记助理蒋松福参加会议。
【发布日期:2010-05-04】
董才平赴京出席全国劳模表彰会
图1 集团董事会成员欢送董总时合影 图2 武进区委、区政府欢送全国劳模赴京 掌声、鲜花送劳模。4月23日下午,市委、区委四套班子和集团分别举行欢送会,热烈欢送董才平赴京出席全国劳模表彰大会。 在区欢送会上,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沈瑞卿向董才平、王振发两位劳模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他们为武进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沈瑞卿指出,“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企业的光荣,更是武进百万人的荣耀。武进日新月异的变化,除了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关怀外,离不开一大批先进工作者和劳动者的努力。两位全国劳模就是武进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他们立足岗位、勇于创新、团结实干、乐善好施的精神对社会进步、风气好转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表示,今年是武进“决战十一五,加快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是全区“进军现代化,建设新武进”的主要之年,武进正在认真落实贯彻省委提出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两位劳模在新的发展中,要抓住这次非常重要的机遇,立足本职、拓展思路、放眼未来,为武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沈瑞卿强调,全区上下要向劳模学习,大家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把武进打造成名扬华夏的实力之区、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区、清新秀美的生态之区、时尚休闲的宜居之区和文明协调的和谐之区而努力。 在市欢送会上,市委书记范燕青表示,代表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推进我市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全市各行各业树立了学习榜样,要大力宣传代表们的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时代新风。他希望,代表们利用去北京参加表彰大会的机会,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精神,虚心向各地代表学习,交流经验,宣传常州,充分展示常州代表的风采,体现当代人的精神,并将全国各地代表的优良品质和宝贵精神带回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努力工作,为加快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表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这项殊荣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全体中天钢铁人的荣誉,这是中天钢铁的骄傲,同时也属于武进的骄傲;董才平强调,他一定会带领中天钢铁扎根常武大地,更加努力工作,为地方多作贡献,为员工涨工资福利,并把中天钢铁打造成常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发布日期:2010-05-04】
情系灾区 大爱无疆
集团为玉树捐资二百万元 图为集团工会主席李林兴、宣传部副部长龚艳代表集团向常州市红十字会捐赠善款 4月22日下午,受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委派,集团工会主席李林兴、宣传部副部长龚艳一行来到常州市红十字会,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又一次为我市的慈善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月14日,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的7.1级地震的灾情牵动着董才平董事长的心。4月22日上午,他召开董事会议,专题商议以实际行动支援地震灾区的事宜,最终,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向玉树灾区捐款200万元。董才平说,玉树的灾情再次震惊全国,给灾区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作为有责任感的企业和个人,有责任和义务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从而帮他们度过难关。中天钢铁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和帮助,因此,中天钢铁始终不能忘记回报社会,而作为地方重点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捐款出力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集团宣传部副部长龚艳在捐赠仪式上说,中天钢铁集团创业九年以来,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不忘回报社会,捐赠各类慈善事业、光彩事业的数额已累计超过2.5亿元,用实际行动切实履行着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从两年前的汶川,到今天的玉树,无情的灾情给同胞带来的痛苦令中天人感同身受。地震无情,人间有爱,集团上下纷纷表示要向地震灾区献爱心,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和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们希望,这份爱心能够化作抗震救灾的动力,玉树不倒,青海常青,希望玉树同胞能够像钢铁一样坚强挺立,能够早日重建家园。 据悉,我集团是迄今为止,通过我市红十字会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数额最大的企业。
【发布日期:2010-05-04】
市供电公司将再解我集团燃眉之急
着手集团供电网络技改 在我集团新区规划调整导致用电计划亟需变更的情况下,常州市供电公司总经理林敏一行于4月22日下午抵达我集团,与我集团领导层共同探讨供电网络整改方案。 在董事会议室,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率副董事长、副总裁、党委副书记高一平、副总裁梅高阳等向市供电公司领导指出了目前集团所亟需解决的问题。董才平指出,由于老区工程技改和生产工艺的调整,现有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已越来越不合理,单电源在承受一炼钢的冲击负荷时缺乏可靠性和稳定性;而由于新区规划方案频繁修整,整体产能规划从最初的700万吨调整到1000万吨,并最终确定为1200万吨,使得新区用电计划也持续变更,在新区项目于今年9月就要陆续投产的紧急情况下,新区供电系统母线改造迫在眉睫。 市供电公司总经理林敏指出,对于用电增幅居全省倒数第二的常州来说,中天钢铁用电潜力的大幅增长是个令人振奋的喜讯,供电公司一定会立足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实际行动服务企业、支持企业。林敏承诺,市供电公司一定会在尽快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跟省供电公司沟通汇报,尽快着手一炼钢变压器改造和南北区双回路改造,以最大限度满足中天钢铁用电负荷需要,确保中天钢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据悉,双方将于5月初再次召开协调会,确定供电网络整改方案。
【发布日期:2010-05-04】
有序推进 不断创新
二轧厂粗轧机全部实行无孔型轧制 图为调整工在检查K13改成无孔型轧制后的进口 4月22日上午,二轧厂利用停煤气的时间,对二线生产车间的粗轧机组K13轧机进行了无孔型改造,并一次成功通过1号飞剪,顺利地进入K12,这一技改标志着二轧厂无孔型轧制在两个生产车间的粗轧组全部成功实施。 由于棒材生产具有产品规格多的特点,传统的有孔型轧制存在换规格停台时间比较长、调试难度大的问题,难以适应二轧厂快节奏的生产和公司频繁换规格的状况。而无孔型轧制只需改变辊缝即可调整轧件的断面尺寸,使轧件受力简化、变形均匀,对不同的坯料、不同的规格和轧制程序适应性很强,为此,该厂从去年开始就着手对一线车间的粗轧和二线车间的K14-K18进行无孔型技改。经过半年的轧制实践,粗轧组的前五架轧机度过了工艺稳定期,在进行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后,该厂利用公司停煤气的时间对二线生产车间的粗轧组的最后一架轧机K13进行无孔型改造,使两个车间的粗轧组全部实现了无孔型轧制。由于该厂K13到K12轧机的中心距长达12.5米,在这次技改时,他们对K12轧机进口的设计和前几架轧机的辊缝进行了调整,使从K13出来的料顺利地进入K12轧机,再一次否定了专家的一些看法,终结了专家认为的无孔型轧制技术只适应在紧凑式布置轧机上应用的结论,创出了中天轧钢新技术。粗轧机组全无孔型轧制经过几天来的生产,比较稳定,为下一步在中轧机组全面推行无孔型轧制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生产各种规格所需用的轧辊和导卫实现共用打好了基础,从而减少备品件的储备和轧辊的消耗。通过半年来的统计,轧辊使用寿命比有孔型轧制提高了6-8倍,而且大大减少了换孔型和换车的时间,作业率也比原来提高了10%左右,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布日期:2010-05-04】
机修厂自行设计、制作石灰窑用卸灰球阀
小小的革新创造也能解决生产中的大问题。日前,由机修厂自行设计、制作的二炼钢石灰窑用卸灰球阀不仅使用效果尤胜外购件,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其易损、易坏,更换频繁的问题。 石灰窑生产时,温度会达到八、九百度左右,高温极易导致外购卸灰球阀的密封圈损坏,从而影响到球阀的密封性能。所以,这些外购的卸灰球阀平均使用不到一个月就要进行更换,既影响生产又增加成本。为此,该厂大胆尝试自制球阀,针对其易损原因对症下药,摒弃所使用传统的橡胶密封材料,采取了对阀体的密封部位加工出合适的锥度,利用锥度契合硬密封,并在其中加入了水冷却的设计,可有效降低阀体自身温度。首只阀体自制出来后,投入运行至今已经两个多月,使用效果非常好,且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损坏需更换的迹象。但改进的脚步还没有停止,随着该厂对球阀运行情况的跟踪,发现阀体顶杆下部由于灰尘的堆积,会造成顶杆堵死无法动作,需要人工敲除积灰,所以,在第一只自制球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保护套,直接阻止了灰尘的进入,也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自制的球阀不仅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制作成本也仅需8000余元,不到外购成本的十分之一。连专业的球阀生产厂家也对该厂的这种小革新竖起了大拇指,表示值得学习和借鉴。
【发布日期:2010-05-04】